银行转给别人的钱还能收回吗(银行转钱给别人要手续费吗)

银行转给别人的钱还能收回吗(银行转钱给别人要手续费吗)插图

移动支付战争,大约在冬季,春节假期。

春节假期是互联网公司抢用户的佳期,道理很简单,中国互联网是得屌丝者得天下,市场渗透却是自上而下的。春节长假,北上广深等城市上班族,衣锦还乡时,总会帮老家的朋友修个电脑,捣腾下手机,给亲戚安装个手机百度,支付宝钱包。

中国特色在于,市场的时空差,纵深广,数字鸿沟大。

长假前,快的打车、滴滴打车血拼,掷金数亿,补贴用户与司机。当然,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都只是木偶傀儡,两个木偶扯线的是阿里支付宝与腾讯财付通——抱歉,我不愿称它为微信支付,微信只是马甲,从法律条文来说,称之为腾讯财付通更恰当。

支付宝与财付通PC时代的格局,已定,没有电商基础,财付通屈居第二。不过,移动支付,两者都在抢夺市场,尤其是微信给了财付通后来居上的机会窗口。

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之后,支付宝钱包与腾讯财付通暗战继续。这两天最火热的竞争是春节应景的“红包”。

支付宝钱包是“讨彩头”、“发红包”,面向对象是用户的手机通讯录与支付宝转账记录,定位是工具。这个产品,支付宝去年便有类似产品,不过推出却是在2014年1月23日。

腾讯财付通微信版,依样画葫芦,产品与支付宝无异,但红包发放的过程中,微信强大的SNS基础体现出来了——支付宝没有微信的社交基础,无法裂变,微信支付除了一对一,还有一对多,“抢红包”,财付通微信版,是群的优势,是朋友圈的优势。

发红包的产品设计,其实可以看出支付宝钱包与腾讯财付通它们对于支付的理解与定位不同。支付宝钱包是一对一的,基于熟人社交的利是礼节,体现是便捷、安全。腾讯财付通微信版,除了一对一,还有一对多,核心是玩,是压抑后的狂欢,体现的是娱乐至死。

一方是玩的心态,娱乐至死,另一方是便捷与安全的交易,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气质,也是腾讯与阿里,两个巨头企业文化的差异。阿甘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财付通抢红包背后,其实也是微信“摇一摇”与“漂流瓶”的气质延伸。

腾讯、微信本质是沟通,不是交易,孤独的狂欢。

2014年1月27日,腾讯财付通微信版红包爆红于微信群与朋友圈,当晚便有消息传出“受惠于抢红包,微信支付绑定量过亿”,业界分析师们也纷纷感慨,腾讯公司兵不血刃,四两拨千斤地成功超越支付宝钱包。

其实,这是空谈。虽说商场如战场,支付与电商却是从来没有所谓的决战,讲究的是,日拱一卒、步步为营的博弈,注册用户之外,活跃用户数与打开频次,同样重要。换句话说,即便是微信7亿用户都成功迁移为财付通支付的用户,腾讯财付通还要与支付宝钱包,比拼谁对接的银行多,谁支持的商家多,谁的支付场景更多,用户打开更频繁。

如果仅限于腾讯电商、易迅,仅限于腾讯Q币充值,仅限于体彩,是不够与支付宝钱包抗衡的。财付通公开资料显示,财付通快捷支付支持国内52家银行,不过,支付宝快捷支付接入的银行近180家,而微信支付目前只接入了12家银行——财付通也罢,财付通微信版也好,要赶超支付宝钱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财付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它会不遗余力地推广滴滴打车——在无线近场支付,打车是个高频应用,所以花再多的钱,也要与支付宝钱包死磕。财付通需要给用户一个持续打开微信支付的理由。

抢红包爆红的腾讯财付通,其实也深知这些道理,所以,1月28日,一向低调的公关团队会很是时宜地辟谣称“微信支付过亿”是谣言。

回看2013年,有多少如同魔漫相机这样的APP爆红于朋友圈,不过,浪潮过后,其实也不乏裸泳者。财付通支付也一样,抢红包可以游戏心态,娱乐玩法,但支付却是实实在在的需求,是工具。

当支付宝钱包安静地提供便捷、安全支付的时候,财付通的娱乐精神短期爆红,但支付终究要回归理性。小钱不是事,大钱需谨慎,支付需要专业、便捷、安全的方式。

所以,你会看到,财付通挂上微信马甲后,自称是“微信安全支付”。有人戏称,“微信红包是我在腾讯充值最多的网游了”。娱乐过度,掩盖了工具理性,未必会是好事。

支付宝钱包与财付通微信版的较量,可以视为工具理性与娱乐游戏的竞争。支付从来没有决战,红包之后,两家公司还有更多步步为营的围棋博弈。好戏,刚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联系邮箱1856753@qq.com。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