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是什么族人(客家人是哪些人)

没有人告诉过我,那古老的宅子究竟是谁建造的,为什么不同爹妈生的一群人居住在同个屋檐下,也许他们就是一个“族群”,至少他们有同一个祖先。在别人口中,他们是“客家人”,听起来就像个少数民族,却是实打实的汉族。

客家人是什么族人(客家人是哪些人)插图

客家人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这称谓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称为客家人。换句话说,大概意思就是,客家人是古时候为了躲避战乱从北方逃到南方的一群背井离乡的难民,他们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习俗,并没有被当地的土著居民完全融合,以客人的身份在南方落户。

客家人是什么族人(客家人是哪些人)插图1

我们的祖先是躲避战乱才来到这里,来到别人的地盘,自然分不到什么好土地,没办法,撸起袖子自己干呗!去没人的山沟沟里,开荒定居。

客家人是什么族人(客家人是哪些人)插图2

我们的祖辈为了躲避战乱来到这里,不得不考虑如何防御敌人,所以,整个宅子是闭合围在一起的,像个堡垒,以围龙屋居多。此外,我们的祖先总是把水井建在宅子里面,避免被外人投毒。

宅子里面由东至西四排房屋组成,这并不是我居住的地方,但小时候,我和其他孩子们经常到这里溜达,在天井里仰望天空,看着阳光从那瓦砾尖尖上洒下来。一会躲到屋檐下的影子里,由这排房屋的下层爬上木梯到上层楼,跑在咚咚作响木地板上,玩起捉迷藏的游戏,里面有大小小的四十来间厢房,从这个房间跑到那个房间,从这个屋檐绕到那个屋檐。到了我爸爸那一辈,年轻人自己盖了新房,独立出去,只留下极小部分没有能力盖新房的年轻人,以及一些老人还住在这里。

我总喜欢从南边那位老婆婆的厨房里窜出来,之后,从厨房门前的石板路上绕过那口水井,再横穿进大厅,有时也抬头看一下大厅里高高的房梁,那是无法触及的高度,随后跨过高高的木门槛,沿着走廊溜个弯,便来到了磨坊旁,奶奶偶尔挑着泡发的米,一勺一勺舀进磨石里,来回推着木杆,使磨石转动起来,出来的米浆水将会被加工成我们最常吃的一种食物,叫“粄”。

客家先民,远祖多仕宦之家,书香门第,因战争之乱,被迫弃官难逃。所以客家人自古以来就好学问,尚教育。回到四十年代,那个在油灯下夜读的十二岁小男孩,他正是我爷爷,不高不矮,眉宇间都透露出一股清秀的文人气质,每天来回走十公里路往返学校,他的成绩总是在年级里名列前茅,读书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快乐的事,而且,他坚信读书可以让他走出这片大山。可惜,他怎么也想不到,这辈子除了从这座山打猎到了另一座山,从另一座山砍柴再到另一座山,他翻越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头,却始终也没有离开过这山里。

此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久后的一天,他的父亲如往常一样出去干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后来,听别人说是被土匪抓多走了。留下母亲扶养三个孩子,连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还有读书的闲钱,爷爷是个懂事的人,自己开口说不读了,便辍学下地干活,帮忙养家糊口,虽然没再上学,但他还是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平日里,四处借别人的书本和报纸看,在我记忆里,读书看报几乎是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等到他刚满十九岁,他的母亲便收到了两箩筐谷子,是隔壁房同样失去丈夫的老女人送来的,同时还收到了一句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闹出笑话”。那个老女人也就是我奶奶的奶奶,我奶奶并非那个老太太的女儿所生,是从外地带回来的养女。收下那两箩筐谷子,也就意味着我爷爷将和我奶奶成为夫妻,说明白一点,就是我爷爷到我奶奶家当上门女婿去了,用那两箩筐谷子换来一个女婿。有句话说,你的伴侣可能就在你身边的三个街区内,对于那个通信极其不发达的年代来说,你的伴侣极有可能就是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隔壁房的人。

那个老宅里面有数不清的故事,随着老一辈的离去,没有几个人会提起,我所知道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如今,宅子早已被夷为平地,长满杂草,一大堆鸡鸭在那高高的杂草丛中来回奔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联系邮箱1856753@qq.com。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