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于3A5000完成单核性能补课后,龙芯现在也可以“玩花活”了,一是大幅增加核数,二是通过SOC大幅提高性价比。龙芯能够自主研发IP,能够基于自主指令系统做生态,“玩花活”会很顺利。
龙芯已经安排8核2K3000单片SOC的研发,希望可以达到3A5000的优化体验但大幅降低成本。
据推测,2K3000的内核相对于2K2000进行了增强,虽然2K2000和2K3000的核心都叫LA364,但其实是两代核心,IPC是不一样的,处理器核重新设计,发射宽度降低了,但是效率提高了,新处理器核可以对标A75水平,使用范围也不局限于工控。
另外,2K3000主频达2.7Ghz,LG200 GPU也被集成进2K3000,由于芯片SOC化大幅提升了集成度,芯片面积、成本、功耗大幅度降低,届时龙芯主板价格要低于i3主板,根据计划,2K3000将在明年上半年流片。
铁流推测,2K3000 SPEC06定点成绩在24分以上(Base @2.7Ghz)。
2K3000一旦量产,将在性能、成本等方面大幅领先当下的盘古900、D2000等ARM方案。有鉴于D2000 SPEC06定点成绩在15分左右(Base @2.3Ghz),盘古900的成绩还不如D2000。如果ARM厂商2023年再不拿出性能堪比ARM N2的新架构,其桌面CPU不仅会被3A6000(35分以上)吊打,连原本应用于工控的2K系列都要强于这些ARM CPU 50%以上。
铁流认为,CPU最核心的技术是基于自主指令集自主研发IP和基于自主指令系统做生态,只要掌握了这两项技术,堆CPU核心数,玩SoC,只要钱到位,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上面两个是典型的萝卜招标案例,控标参数极为精确,行业里人一看就知道是给FT和HW送订单的。对于这种招标,自主CPU无法企及。但有些招标中,控标参数吃相没那么难看,只限制8核,对于这种情况,就有2K3000用武之地了。
有鉴于一些招标中有要求桌面CPU必须是8核,进而导致3A5000的CPU性能明明强于8核ARM CPU,但因为其是四核而无法参与竞标。甚至性能更强的3A6000将来也会因为8核规则无法参与竞标。
众所周知,桌面CPU看的是单核性能,只要单核够强,四核甚至双核,对于单位办公而言都足够了,单核性能上不去,靠堆核心数量,无法提升用户体验。这也是多年前AMD锐龙未上市之前,AMD FX系列8核CPU比英特尔双核I3压着打的原因。
铁流认为,单位桌面CPU招标要求必须是8核是毫无道理的,有人为设置门槛,搞萝卜招标的嫌疑。
在8核的2K3000问世后,龙芯就可以打破8核规则限制,参与单位竞标。同时,由于SoC高度集成化,带来了成本优势可以出一批主板,成本低于3A5000+7A2000组合,有利于龙芯在工控市场,以及发烧友、爱好者市场推广。
从CPU性能来说,目前,唯一能够和龙芯打擂的是HG,国产ARM如果无法从ARM购买N2、X2等IP,或者开发出和这些IP差不多的产品,就很难跟上龙芯的节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联系邮箱18567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