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已经快结束了,很多参与职称评审的同事会发现:今年的职称外语考试还没有开始报名!根据以往的惯例,每年12月中旬就开始职称外语考试报名,到次年3月份最后一个星期开始考试!
职称外语考试(网络图)
1990年11月,随着全国企事业单位首次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原人事部出台《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提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须严格坚持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所规定的能力、业绩、相应的外语水平等基本任职条件。 职称外语考试设立20多年来,一直伴随着“一刀切”“鸡肋”等质疑。今年3月Z央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目前,全国至少已有北京、广东、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出台政策,取消了职称外语考试的硬性要求,明确“职称外语不作统一要求”或“职称外语不作为职务评审的必要条件”,多数地区和单位仍在等待观望。
期待职称外语改革
全国职称外语考试,是我国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一道“硬杠杠”。除少数符合免考条件的群体外,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都需要通过相应等级的职称外语考试,才具备申报相应职称的前提条件。多年来,平均每年都有约百万人报考职称外语。作为职称评定“敲门砖”,职称外语考试成为部分机构与个人的摇钱树,滋生各种乱象。考前,各类“保过”培训信息满天飞,有的培训班甚至公开指导作弊;考中,代考、传送试题答案等舞弊行为屡禁不止;考后,掌握考生个人准确信息的机构声称可以“网上修改成绩”。湖南省人事考试院去年通报显示,两年内全省人事考试中存在严重违纪考生共3168名,其中职称外语考试就有1841人,成为严重违纪重灾区。
结合每年职称英语的考试大纲,一般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无论是阅读速度、词汇量、语法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均比职称外语的要求要高。但为什么考试的时候却又很多人考不过去呢?一方面是大家参加工作后都以本职工作为努力出发点,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除涉外相关专业外,一般的同事很少去注重外语水平的保持;另外一方面,毕业年限太长,一般的中级职称,需要全日制本科毕业后5年方可评定,副高级职称则需要本科毕业后10年才能评定,大学毕业时学习的外语知识早就忘记在脑后了。
今年3月Z央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但对职称外语是否取消并未做明确的说明。
如果国家政策制定时,询问我们评审者的意见,我坚决支持职称外语取消。但至今未出台取消的明确文件,职称外语考试还没开始报名,具体如何操作,我们将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联系邮箱1856753@qq.com。